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最新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教师发展中心将依托北京智慧云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4年9月-10月间分别开展2024年“四新”背景下的工科、文科、医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线上+线下)。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训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理念,以“四新”建设为引领,聚焦本校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的发展需求,通过系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广州新华学院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卓越教学能力的高水平师资。
(二)具体目标
1.工科教师
以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为重要抓手,以提高工科教师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培训,引导工科院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全面提升教学专业能力,持续追求教学卓越,以适应新工科教育的需求。
2.文科教师
聚焦新文科建设的理念、模式与方法,以推进“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文科教师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培训,帮助参训教师系统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推动新文科教育的创新与进步,满足文科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3.医科教师
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围绕新时代医学教育特点,引导医科类教师更新医学教育观念,提升医学教育理论功底和专业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和推动医学教学模式创新,探求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不断增强医学教师的教学岗位胜任力。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以“精准、实用、有效”为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有效保障参训教师学习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具体培训安排如下:
(一)线上选学
培训针对工科、文科、医科教师三类对象,分别设置线上课程学习、主题研讨、心得撰写等环节。线上课程包括思政素质与师德师风、教学专业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教科研融合发展能力、综合素养提升等模块,支持参训教师进行拓展学习。参训教师(工科、文科、医科教师)结合实际,完成不低于15学时的线上课程,线上选学课程见附件2(
附件2-线上选学课程列表.docx) 。
(二)线下集中培训
培训针对工科、文科、医科教师三类对象,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创新、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等主题,邀请专家分别进行3场入校指导,入校指导设置专题讲座、案例分享、实操工作坊、答疑辅导等形式,助力参训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线下培训时间与地点安排如下(详见附件1
附件1-线下面授学习日程安排.docx):
1.新工科:
培训时间:10月16(周三上下午)-17日(周四上午)
培训地点:广州新华学院 东莞校区定静1-F403室
2.新文科:
培训时间:10月23(周三上下午)-24日(周四上午)
培训地点:广州新华学院 东莞校区定静1-F403室
3.新医科:
培训时间:10月30(周三上下午)-31日(周四上午)
培训地点:广州新华学院 广州校区行政楼第一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要求全体专任教师按所属专业(工科、文科、医科)参加对应培训,其中线上培训要求全员参加,线下培训要求教师按无教学任务时间段至少参加一场。参加人员按要求完成学习可获得线上不少于15学时+线下12学时(半天为一场,4学时/场,按实际参加时间申报)的继续教育学时,线上学时由个人自己申报,线下学时由教发中心统一申报。为方便后续相关安排,请参加人员于10月9日12:00前扫描以下二维码登记参加情况。

四、培训平台
线上学习环节,参训教师在“学习公社”学习平台(www.ttcdw.cn)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后使用统一发放的学习卡参加学习(已注册过的学员可直接登录并使用学习卡),学习卡后续教发中心会发至各单位秘书处。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也可以直接下载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云”APP)随时登录学习。
五、培训考核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本次培训将对学员进行过程性考核。完成培训各环节考核要求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可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考核维度
|
考核内容 |
分数 |
过程考核 |
在线学习:学员(工科、文科、医科教师)需完成不少于15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平台自动记录学时。 |
30分 |
面授学习:学员(工科、文科、医科教师)需完成3场线下面授学习。 |
30分 |
主题研讨:参训学员(工科、文科、医科教师)在班级管理员的组织下,结合工作体会和培训心得,参与不少于2次的班级主题研讨活动。 ※工科教师: ◆ 新工科视角下一流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教学改革的影响与改变 ◆ 如何理解专业认证的基本规则 ※文科教师: ◆ 我对新文科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认知 ◆ 新文科类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新文科类教研项目如何进行选题 ※医科教师: ◆ 我对新医科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认知 ◆ 新医科类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医科类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
20分 |
结业考核 |
研修总结:结合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总结,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字数。 |
20分 |
说明: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
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