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持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广州新华学院于2025年9月22日、10月13日成功举办了第十期教师AI赋能培训《高校办公快速上手AI实操课》。本期培训吸引了来自全校各院系及职能部门的62名教职工踊跃参与,课程由知名AI培训专家王可新老师主讲,延续“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聚焦生成式AI在高校办公场景中的高效落地。

大合影
四大模块层层递进,构建AI应用能力体系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实操性强,围绕“认知—工具—方法—场景”四大维度,精心设计了四个递进式教学模块。
第一模块:生成式AI行业深度复盘与趋势分析
课程开篇,讲师从“什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切入,系统梳理了AI技术演进脉络,并结合高校实际,深入剖析了生成式AI在个人生活、高校办公及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赋能场景。同时,对生成式AI在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方向作出前瞻性预测,帮助教师建立宏观视野与战略思维。

第二模块:国内主流AI工具实操演练
为了更契合高校办公场景需求,课程重点介绍了deepseek、Kimi、智谱清言、腾讯元宝、秘塔AI搜索及豆包等国产优秀AI工具。
参训教师现场演练使用秘塔AI搜索,输入“作为一名国内高校IT学院的老师,想了解国内教育行业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是怎样的?另外想了解生成式AI在国内高校可落地的典型场景有哪些?”,快速获取精准、结构化的行业洞察。此外,教师们还体验了“秘塔AI-今天学点啥”“秘塔AI-法律案例”等垂直功能,拓展了AI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边界。

第三模块:掌握高效提示词,十倍提升工作效能
“答案终止想象,提问驱动思考。”本模块强调“提问力”是驾驭AI的核心能力。王老师系统讲授了高效提问的三个层次——正确提问、进阶提问、高级提问,并详解RACE、ICIO、CRISPE、BROKE等12种Prompt构建框架。
通过现场演练,教师们尝试以RACE模型(角色+行动+背景+期望)向AI提出“制定2026年新华学院AI赋能教职工场景工作规划”等复杂任务,并在多轮对话中不断优化需求,显著提升输出质量,真切体会到“好问题带来好答案”。

第四模块:AI赋能高校办公场景深度实践
作为课程高潮,本模块基于真实调研反馈,开展八大高频办公场景实战。
- 利用AI撰写访谈提纲、提取会议音频重点、自动记录工作过程;
- 快速生成工作流程图、业务改善Roadmap;
- 构建校内仪器设备规章制度问答助手,搭建专属知识库;
- 运用AI生图工具设计宣传海报;
- 高效分析与匹配Excel数据;
- 探索智能体(Agent)创建,实现自动化任务流;
- 结合通义PPT、讯飞智文、天工AI、扣子空间等工具,一键生成高质量教学课件。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些“拿来即用”的技能直击日常办公痛点,极大释放了重复性劳动,让工作更高效、更富创造性。

持续深化AI融合,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本期培训是广州新华学院持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自2025年以来,学校已连续举办十期AI赋能培训,覆盖数数百名教师,逐步构建起“认知—教学—实践—创新”的AI应用生态。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AI应用热情,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
参训教师普遍反馈,此次课程“内容扎实、工具实用、案例鲜活”,不仅掌握了国产AI工具的操作技巧,更学会了以AI思维重构工作流程。未来,广州新华学院将持续探索AI赋能教育的新路径,激发全校师生的AI应用热情,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劲智能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