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尹小川】
一、试卷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是按课程教学大纲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实施的。不同的考试,如过程性、总结性考试,目标参照、常模参照考试等,由于它们的目标和功能不同,所以编制试卷的目标和要求也不同.因此,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是编制试卷是一个首要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所编制试卷的形式和试题都要科学,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心理特点,体现各种题型对考试的作用.试题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和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主观、客观试题和综合实体的题量和分数比例恰当.试卷的题量与答题所用的时间相吻合.所编制试卷的试题内容科学无误,严格遵循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试题的陈述要简约、无歧义,无科学原理和事实上的错误.
(三)客观性原则 编制试卷的标准就是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因命题人的更替而变化标准.编制试卷的内容一定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是学生学过且理应理解、熟悉或掌握的教学内容.客观性试题的答案要明确、元争议,正确答案随机安排,迷惑选项有意义,无重叠.主观性试题有合理的明细评分标准,对特殊情况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二、试卷编制的基本要求
编制试卷,要处理好四方面的问题:题量及其分布(即每个章节各有多少问题,各占多少分);题型及搭配(每种题型有多少道题,在各章中是怎样分配的);难易及其层次(整个试卷的预计难度,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试题在卷面上的安排。
一份好的试卷,无论它由何种题型所构成,除了每一试题都科学、合理外,还应该具备下述条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全面 试卷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点分布合理,考查的内容对整个考试内容有足够的代表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覆盖教学的各个方面,全面测试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考查各部分知识和各层次能力的试题数量要符合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规定;其次,各章节的试题分布合理,分布密度也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适度 试卷试题的难度比例、考查深度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目的考试,试卷编制的具体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自编的课堂测验,其目的不是要拉开学生成绩的档次,而是以取得教学反馈信息为主,同时也为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部分依据或参考,应以简答题为主,使考查面覆盖到全部待考查的内容;当然也要适当安排论述题以增大考查的深度。水平考试应采用大量小题,每题的占分量要小,考查点要多,覆盖面要大,答案文字量要少,要把掌握好标准线为试卷编制的核心。选拔性考试要把增大试题的区分度作为编制试卷时竭力争取的目标,因此,难度应以中等难度为宜。高层次的综合考试,应加大论述题的比例,甚至以论述题为主,既要安排简答题,也要集中能全面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
(三)适量 试卷的份量要适当,要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试题的解答,并留有检查的时间,使学生不至于因时间不够造成思想紧张、笔误、书写不规范等。
(四)独立 试卷中各道试题间要有相对独立性,不能有构成对其他试题提供正确答案的线索,不能出现有答案暗示或引导答案线索的试题。
(五)合理 试卷中的试题排放要合理,同种类型试题之前应扼要说明该类试题的解答要求,使学生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答案以什么形式出现。试题排放方式。同类试题集中排放;不同类型试题由易到难排放;同类试题中的试题由易到难排放。
(六)简明 每道试题的叙述要简明、准确、易懂,避免使用艰深难懂的字词,使学生阅读试题后能确切知道题意,明确在解题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答案用什么形式表述,不致对题目的要求捉摸不透。
(七)准确 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点清晰,没有争议.试题的答案要有确定的结论,应有不致引起争议的确切答案。选择题正确答案选项要随机排列。
(八)新颖 部分试题所提问的方式,设置解题任务的情景要新颖,不落俗套。试题的形式要多样,但活而不怪,多而有序,是非清楚.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创新性。